全文約 1,600 字,閱讀時間約 6 分 24 秒
將「知識」有效內化的方式唯二
犯錯(因而知道「你所不知道」的事)
咀嚼後輸出(用「你的語言」 說一遍)
於是我決定模仿 Weekly I/O,將自己每週所學(或偶然想起的觀點),以列點、摘要的形式寫下來,強迫自己必須定期長腦,歡迎一同交流 :)
本週,你將得到的是:
不要怕丟臉
不要怕開源自己
不要只會用同一招
1. 不要怕丟臉
彼時,尚在區塊鏈產業的我,非常痛恨一位空降的 C-level,他:
非典型科班出身(我承認,我曾經有學歷迷思)
電子煙不離身(甚至在室內也如此,這我到現在還是不能接受)
熱愛做黑灰產的生意(跟這些人開會,痛苦難以言喻)
這樣一位非典型的人,要怎麼跟「高大上」的區塊鏈產業沾上邊?他根本不在意背後的技術如何運作、也不在意什麼「去中心化」的理想主義,當時的我非常看不起他,直到我觀察到他「不怕丟臉」。
這位 C-Level 平時作風豪邁、江湖味頗濃,但在「問問題」時,就像變了個人似的,他總是謙虛、有禮的說:
Hi Sean, 我想跟你請教…
可以教我這個嗎?我目前試過…
對不起,我比較笨,可以再跟我說一次嗎?我講一次我的理解,講錯可以糾正我
這位「非典型區塊鏈人」毫無 Know-how,便一腳踏入區塊鏈產業,本該被掐住咽喉的他.最後贏得了全公司 / 客戶 / 同行的信任,在產業裡待得比我更久,成就 / 收穫也遠超多數從業者。
這一切,均源自於他的「不怕丟臉」。
我的反思
不要讓「拉不下臉」成為阻礙你的理由
永遠在他人身上,尋找能學習的東西
開口詢問前,務必嘗試、思考過,讓對方接觸到自己的 best version
2. 不要怕開源自己
不要害怕獻出你所創造的一切。
在外打滾,總是會遇到幾隻 CopyCat, 這些人通常:
說得一口大道理,但你就是聽不懂箇中關竅何在
毫不害臊把他人的創造或巧思,說是「自己發明的」、或是「大量沿用」
藏招,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的「秘密醬汁」
我也曾經被抄襲,儘管並未造成重大影響,但我感受到:
自傲,他人無法創造、只能剽竊我的智慧
噁心,希望他人失敗
恐懼,擔心他人做得更好
但後來我意識到:
不斷進步(且在對的方向上),就是最深的護城河
再怎麼抄襲,僅得其形、未得其髓者,終究無法複製出「原創者等級的成果」
利他,就是最好的進步方式
只要有其價值,「你的智慧」自然會吸引他人模仿。假使他人「更好的運用了你的智慧」,觀察他們、向他們學習,你就會踩在他們的肩膀上,變得更好、更無可取代。
所以現在的我,在不影響隱私、安全的情況下,會將自己的所學毫無保留的公開(包括但不限於生命體悟 / 知識規劃 / 旅遊行程 / AI Prompt 等),因為這只會吸引優秀的人「創造出更好的東西」,為我帶來「更多可以學習的對象」。
不要害怕獻出你所創造的一切。至於那些抄襲的人?從頭到尾都無關緊要。
我的反思
永遠不要停止進步
隨時注意自己,是否出現「藏招心態」
忽略那些剽竊者,doesn’t matter
3. 不要只會用同一招
Sean, 你太快決定「如何跟我互動」了,這很危險
近日,一位 30 多年經驗的老前輩如是說,他提醒我,一百個人「可能有上千種互動方式」,在初交手時,可以先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、談吐等,再決定要展現「哪個面向的自己」給對方,如此不管目的為何,勝率都將能大增。
在前輩提點後,我才意識到,我根本不是什麼「獨一無二」,而是「我只會這套」,多麼慚愧!
我對自己高度自信,因此總抱持著「這就是我」的態度去面對世界,判定無法接受者是食古不化、迂腐的,但這導致我錯過了許多機會,也讓打壞了不少,本能往好方向發展的局面。
此後我也才觀察到,不少主管始終在做「升官前,他最擅長的事」,這些事讓他們脫穎而出,卻也成了他們的窠臼,因為這一套曾經成功過,而他們已無心思索「還有什麼新花樣?」
我的反思
先觀察、再出手,隨時審視自己是否正「正被慣性驅動」而非「動腦思考」
不要以為「同一套可以打遍天下」
厚積薄發、持續精進
以上是我的本週所獲,如果對你也有所幫助,就太好了!
本文所有的圖片,均出自 Microsoft Copilot
產圖的 Prompt ,均出自我和 DIA Browser 的合作